“‘十三五’期間,我國再生纖維行業面臨新挑戰和新機遇,應該加快轉變再生化纖工業發展方式,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,滿足市場需求,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,推進產業鏈協調發展,推動行業節能減排、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,加強標準化、品牌建設,全面提高再生化纖工業的國際綜合競爭力。” 在9月17日~18日于上海舉行的“第11屆中國國際再生聚酯論壇”上,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再生化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林世東這樣表示。
本次論壇由中國化纖工業協會再生化學纖維專業委員會、中國化纖總公司主辦?;顒游?30多位國內外生產商、貿易商、原料商、下游用戶、機械設備領域的代表參加。同期,還舉辦了“第11屆中國國際再生聚酯展覽會”,34家國內外展商展示了先進設備和主要成果。
林世東在論壇上就我國再生化纖行業“十二五”期間的發展成果進行了回顧,并對再生化纖行業“十三五”面臨的發展形勢、發展重點等進行了分析。
“十二五”期間,我國再生化纖行業產能、產量年均增長速度超過10%,產能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。2015年,我國再生化纖產能已達到1352萬噸,其中,再生聚酯滌綸年產能達到960萬噸,是第一利用大國。再生紡織品的產能已達350萬噸,再生丙綸產能為42萬噸,再生聚苯硫醚的產量為1500噸。
“十二五”以來,再生化纖行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、物耗、水耗及排放等指標大幅度降低,促進了結構優化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。“先污染、后治理”的傳統治理模式和“大量生產、大量消費、大量廢棄”的傳統增長方式及消費模式得到轉變,借助產業聯盟的力量支持了一批關鍵共性技術裝備研發,產業體系逐步完善,經濟、社會和環境效益進一步顯現。但是,行業運行仍存在基礎原料對外依存度高、產品價格因供求失衡處于調整狀態、企業平均產能過于分散、開工率不足等問題。林世東表示,“十二五”期間,國家把“廢舊紡織品、廢舊塑料資源化利用”定性為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。再生化纖行業是落實國家循環經濟、建設資源型節約社會的重要踐行者,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和“可持續發展”戰略。
面對“十三五”的發展形勢,林世東指出,當前全球經濟復蘇艱難曲折,中國經濟發展進入“新常態”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間,資源短缺矛盾將進一步加劇,我國再生化纖行業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樣高速發展,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,行業亟需調整經濟結構,轉變增長方式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再生化纖行業發展的重點為:第一,帶動一批產業共性技術,比如廢舊滌綸纖維功能性、差別化生產技術、多組分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關鍵技術,以及高性能纖維的綜合利用和“互聯網+”應用等;第二,推廣一批最新節能減排技術,最終目標是使行業綜合節能減排效果提升10%以上;第三,引領一批產業化示范項目,包括低熔點再生滌綸短纖維產業化示范項目、化學法回收利用示范項目、廢舊紡織品再生色紡紗線利用示范項目等。
“行業的‘十三五’發展將優先資源圈區管理制度,圍繞高效、高質、高值、封閉、無害、梯度利用的原則,鼓勵創新,推行綠色消費,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體系,提高產業整合。” 林世東這樣說道。